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,国民政府强调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实用科学,培养专门技术人才,农科教育与研究得到政府和社会支持。
1925年3月,孙中山先生逝世,为纪念他的历史功绩,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26年下令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。此后,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以科研促教学,积极开拓发展。当时的水稻试验、土壤调查及植物研究在国内甚至国外享有盛名:水稻专家丁颖教授主持的稻作试验取得优异成绩;邓植仪教授领导开展对广东各县的土地调查;植物分类专家陈焕镛教授开展广东植物分布情况调查。这些调查研究除了为教学与研究收集一批珍贵的材料、出版了一批优秀专著外,还培养了不少著名的专家学者。
1927年,岭南大学收回国人自办之后,校董会积极扩充学务,在外籍教师与设备的引进、科研与教学标本的收集培养等方面,继续与国外加强合作。在华人校长钟荣光任内的十年里,岭南大学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多学院的大学。
1927年春,丁颖教授在茂名县公馆墟设立南路稻作育种试验场,开展水稻选育种等试验。1930年,又在广州石牌设立稻作试验总场,开展选育种试验。
石牌稻作试验总场
1936年,该场与全国稻麦改进所合作举办稻种检定,这是中山大学农学院与校外科研机构协作的创举。此后,还相继设立沙田分场、东江分场、韩江分场和北江分场。稻作试验场成为广东稻作研究中心,为水稻生产做出重要贡献。
1928年,陈焕镛教授创建农林植物研究所。该所积极采集并与国内外植物学机构交换植物标本,建立植物标本园,开展科学研究,进行国际学术交流,1930年至1935年间共交换标本3万多份,先后参加第四届太平洋科学会议和第五、六届国际植物学会议。
中山大学农学院农林植物研究所
1928年,沈鹏飞教授提议经省政府同意,划出白云山约2万亩山岭,开办中山大学农科附设第一模范林场。林场积极垦荒植树造林,开辟27个林区,设苗圃6处及标本园、试验区,修建50多公里林道,并建筑多处亭台楼阁小桥水榭,如现存的白云山明珠楼、松涛别院等。至1937年春已栽种各种林木284万多株及标本210多种,昔日的荒山秃岭逐渐成为森林公园和学生实习场地。
林场办事处(今松涛别院)
1930年10月由广东省农林局、广州农产物检查所及中山大学农学院合办广东土壤调查所,创始人邓植仪教授。该所至1938年已基本查清广东的土壤情况,取得许多研究成果,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土壤学研究机构。
1934年,土壤调查所编制的《广东省重要土壤分布图》,是全国最早的省份土壤分布图
1923年,岭南农科大学蚕桑科受省长委托筹建省蚕丝改良局,1927年蚕桑科升格为蚕丝学院,1929年改为岭南大学农学院蚕丝学系。中大农学院1926年在清远设立南路蚕业试验场,1927年在农学系下设蚕桑门,1935年又扩建为蚕学系。至抗战初期,中大农学院已保存蚕种500多个和桑种115个,丰富的品种资源在当时国内蚕桑学界占有重要的位置。
中山大学乡村服务实验区于1936年4月1日成立,以石牌附近10乡为区域,内容有教育、农业等方面,开展宣传、培训、设计、技术等服务。
1936年9月26日在中山大学举行十乡村友联合大会